党建思政
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同心同路”党员先锋结对帮扶——从教室到宿舍的深度护航

2025年11月03日 08:00点击:

课堂,是知识体系搭建的主阵地,承载着专业理论的系统传递;宿舍,是学习困惑破解的“延伸课堂”,孕育着个性化成长的无限可能。为深化学风建设内涵、筑牢立德树人根基,10 月,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走进学生宿舍,开展“党员先锋”结对帮扶活动。这场跨越“教室-宿舍”的精准对接,不仅延续了课堂专业知识的逻辑脉络,更精准捕捉宿舍场景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党员的先锋力量破解专业学习痛点,真正实现“师生同心、成长同路”,为学生成绩提升与综合能力进阶搭建起双向赋能的桥梁。

帮扶现场,党员们始终紧扣“延续课堂、深化应用”的核心目标,推动《土地法学》学习从“被动记忆”向“主动实践”的深度转变。若说教室教学是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那宿舍帮扶便是为理论与实践搭建起“转化桥梁”——针对课程中“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确权纠纷”等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党员们摒弃枯燥的理论复述,而是结合近年真实的违建查处、农村土地确权争议案例,创新采用“案例拆解+法条对应”的教学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款转化为直观的实操流程,清晰呈现条款的适用边界与判断依据。“之前在教室反复背诵‘耕地保护红线’的执法标准,始终停留在文字层面,直到党员学姐用邻居家违建拆除的案例拆解法条,我才真正理解了政策落地的逻辑。”2024 级学生罗金池的真切感受,正是宿舍帮扶“接地气、见实效”的生动缩影,让宿舍真正成为“专业能力打磨的第二课堂”。

此次“教室-宿舍”联动的“同心同路”帮扶活动,既是公共管理学院学风建设的创新实践,更是学生党支部践行“以生为本、精准育人”责任担当的生动体现。罗金池、宋沁芸、张龙年、张婷玉、陶然、郭以栖、彭彦熙、高仕莲等同学在帮扶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精进,更是成长的力量。展望未来,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纽带,牢牢紧扣“同心同路”核心理念,进一步深化“教室-宿舍”“线上-线下”多场景融合的帮扶模式,让“同心同路”成为学院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的鲜明标识,更成为培养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助力。 

下一条:传统文化进社区|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社区党支部顺利开展“传承重阳民俗,情暖社区金秋”主题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