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5月9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召开202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第二次指导会,会议在2302会议室召开。校外专家杨林教授,教务处副处长陈晴,公管学院院长李辉、院长助理余天霞、系教研室主任及各专业教师参加。会议由李辉院长主持。
物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工程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各专业代表依次上台,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展开详细介绍。校外专家杨林教授充分肯定公共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他以OBE 理念为指引,对各专业进行系统性指导。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求各专业方案需紧密对接行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精准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毕业要求方面,他强调需制定清晰、可量化的指标体系,确保学生毕业时能达成预期能力标准;课程设置环节,他提出以毕业要求为导向倒推课程体系设计,通过课程群优化知识结构,增强课程间的逻辑性与衔接性;实践环节上,建议构建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从基础认知到综合实战,实现实践内容与理论课程、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层层呼应,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务处副处长陈晴充分肯定公共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成效。她强调,毕业要求设计必须精准对标行业标准与职业需求,将能力目标细化为可考核的指标,确保科学规范、清晰明确。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五实工程”(实验、实习、实训、实做、实创)为核心,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真实项目实践,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同时,她指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注重课程体系逻辑衔接,结合学科前沿动态优化内容,兼顾前瞻性与实用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最后,李辉院长对教务处给予公管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着重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紧扣初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培养目标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同频共振。在“五实工程” 优化上,要求各专业结合经济发展趋势,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特色实践路径,推动校企资源共享、协同育人。针对新工科改造新文科,鼓励借鉴工科创新思维与技术方法,推动公管学院各专业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上创新变革,提升专业交叉融合能力。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要求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数字化管理与创新能力。此外,李辉院长要求各专业严格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各模块,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实践环节,都需建立标准化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性与专业性。
